第(2/3)页 “……” 其他几家已经准备好粮食去逃荒的人,这个时候倒没有开口。 剩下的一群人还在七嘴八舌的讨论,一抬头就看到站在前面的里正,脸色格外的严肃,顿时就闭了嘴。 里正突然说了一句话,让现场落针可闻:“那要是夏收的时候还不下雨呢?” 这话一出,大部分的人顿时就噤了声。 但是里正并没有停顿继续往下说: “现在河里面水已经干了,村里面的井里面还能打出些水,但是明显已经浑浊了。一个月后是什么情况,最糟糕的可能连水都没得喝了,到那时候怎么办?” 里正这句话,让所有人心里都丝丝冒凉气。 里正叹了一口气继续说: “我能不知道故土难离吗?可是不得不走啊,出去了还能挣一条活路,如果灾情能好转,到时候我们还能再回来。” 里正看大家脸上如丧考妣的神色,也说不出来其他话了,只是把自己的意愿表达了一下。 “我们家是要走的,几个族老还有已经来找过我的村人,大家都说好了两天后走!这件事情你们回家可以跟家里人商量,决定跟我们一起走的,天黑前来我家报下名单。” 里正说完这句话就摆了摆手,让大家各自回家。 一个个高大的汉子,眉头能夹死苍蝇一样的走出了祠堂。 走了两步后,各自脚步都加快了,想快点回家商量。 于是清晨的柳树村表面平静,暗地里一下子紧张了起来。 …… 天刚亮的时候,杜星剑就来到镇上酒楼喊五弟回家。 杜五郎倒是很顺利的就拿着包袱出来了。 杜星剑搂着他说:“走,小五,我们再去给菱宝买点零嘴吃。” “好啊大哥,正好我发了月钱,给菱宝买她最喜欢吃的桂花糕。” 一路上杜星剑没再吭声,而是不动声色的走在大街上。 看着两旁的商铺,只见粮铺的门口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换了三个牌子,一个价比一个价高。 他们买的时候粟米还是八文钱,现在都已经涨到18文了。而平常年景的时候,一斤粟米只要5文钱。可想而知粮食的价格已经飞涨到什么程度了。 桂花糕也比平常贵了整整一倍,但小五手里有刚发的月钱,还是给小妹称了两斤。 等他们回了家,听家里人说,杜五郎杜泽恩才知道粮价为什么这样飞涨。 不过,他的性子向来憨厚,既然家里面,爹他们已经将粮食都准备好了,自然不需要他顾虑了。 他撸起袖子就去做干粮去了。 杜五郎虽然还只是酒楼里的学徒,但在厨艺上天分很高,同样的材料做出的饭向来比别人做的好吃两分,所以李月娘做咸菜的活就由他接了过去。 …… 整个柳树村都动了起来,两天的时间够各家各户都把物资准备好了。 虽说能买到的粮有限,但也终究都买到了一些。 于是第三天,四更(凌晨两点)的时候,五六十辆骡车就静悄悄的出现在柳树村村口,一字排开,有半个村子那么长。 “人都到齐了吧。”里正拿着旱烟杆子问。 李大力说:“到齐了,爹,全村一百九十五户,八十九户人家走。” 第(2/3)页